“我们希望将这两位艺术家介绍到亚洲来,”罗贝克说。“像艾德里安·格尼这类作品十分抢手,我们并不只是把它带来然后卖掉就结束了。”
开幕当晚其它重量级的成交纪录包括了由大田秀则画廊带来的草间弥生在2015年创作的大型南瓜雕塑,其售价在100到200万美元之间;而立木画廊带来的两件作品——麦克阿瑟·比尼恩(McArthur Binion)的作品《墨水:作品(朱红色)》【Ink: Work (Vermillion),2018】以及埃尔南·巴斯(Hernan Bas)的《捉迷藏(发怒)》【Hide and Seek(Fuming),2018】——则分别以10至12万美元和15至2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前任佳士得副总裁,也是刚刚在8月加入高古轩并但任香港地区资深总监一职的王涵怡表示,在VIP预览当日,画廊已经售出了不少作品;这也是高古轩首次参加西岸艺博会。她并未透露具体售出的作品,此次展出的作品分别来自艺术家丹·科伦(Dan Colen)、郝量、艾利克斯·伊斯雷尔(Alex Israel)、珍妮弗·圭迪(Jennifer Guidi)以及乌尔斯·费舍尔(Urs Fischer)。
“中国藏家,尤其是上海的藏家,他们的知识很渊博,也很有经验。当他们观看鲁道夫·斯丁格尔(Rudolf Stingel)或是乌尔斯·费舍尔的作品时,并不像是第一次见到,”王涵怡说。她透露,除了上海的藏家以外,此次艺博会还聚集了来自新加坡、中国香港以及中国大陆其他城市的藏家。
一些画廊在开幕的首日只收到了预留作品的订单,但其中不少画廊都认为,对于西岸这样的艺博会来说,很难用开幕初期的销售额来判断其成功与否。他们表示,亚洲地区的藏家往往会花上几天的功夫考虑是否要购买一件作品;尤其是西岸现在还面临着和 ART021 的竞争——很多画廊会同时参加两场艺博会,因此藏家们在决定把哪件作品带回家之前要考虑的就更多了。北京墨斋画廊的总监余国梁(Craig Yee)表示他在过去的一年内已经参加了五场在中国大陆举办的艺博会,而每一次销售成绩最好的都是周日那天。
尽管本·布朗(Ben Brown)已经售出了里希特的那件小幅抽象画,他仍在为这位艺术家另一件完成于1983年的泡泡糖粉色泼溅式抽象作品寻找买家。这件名为《篱笆》【Zuan (fence)】的作品现标价670万美元。与此同时,卓纳画廊带来的由单件作品构成的展位也许是颇长一段时间以来在艺博会上出现的最令人惊叹的呈现——丹·弗莱文(Dan Flavin)的《无题(致索尼娅)》【Untitled (to Sonja),1969】。这件鲜少展出的作品包括两组面对面的霓虹灯装置,每组分别由安装着绿色和黄色荧光灯管的格子栅栏组成;10米的长度使它占满了整个展位。截止到本周四为止,这件标价350万美元的作品还尚未售出。去年关闭了自己的画廊转而担任卓纳画廊香港总监的许宇表示,他希望在此次艺博会呈现最具野心的项目,以示对本地观众和艺术社群的尊重。